贝叶斯定理与复合概率

贝叶斯定理与复合概率

贝叶斯定理与复合概率

摘要
在本节课中,我们讨论了概率的两个基本概念:条件概率和复合概率。强调了P(A|B)P(B|A)之间的区别。复合概率定理指出,事件A的概率可以表示为条件概率P(A|B_i)乘以事件B_i的概率的总和。随后,我们介绍了贝叶斯定理,它允许使用条件概率P(A|B_k)、概率P(B_k)和条件概率P(A|B_i)乘以事件B_i的概率的总和来计算条件概率P(B_k|A)。这些概念对于理解和应用各种上下文中的条件概率是至关重要的,而贝叶斯定理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工具,可以根据新信息更新概率。


学习目标:
在本节课结束时,学生将能够:

  1. 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,并区分P(A|B)P(B|A)
  2. 计算使用复合概率的事件概率。
  3. 演示贝叶斯规则。

内容目录
复合概率与条件概率
贝叶斯定理

上一节课中,我们回顾了条件概率的概念,并澄清了不应将形式为P(A|B)的条件概率与P(B|A)混淆。尽管在日常语言中条件性可能令人困惑,但在数学上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,但却是相关的。这种关系由贝叶斯定理描述,贝叶斯定理基于复合概率的概念进行公式化。

复合概率与条件概率

定理: 如果A是一个事件,且B_1, B_2, \cdots, B_n构成一组互斥事件,那么\displaystyle \bigcup_{i=1}^n B_i = \Omega,则有:

\boxed{P(A) = \displaystyle \sum_{i=1}^n P(A|B_i) P(B_i)}

这种表示事件A的概率的方式 我们称之为A的复合概率

证明:

(1)A是一个事件; 前提
(2)\displaystyle \bigcup_{i=1}^n B_i = \Omega; 前提
(3)B_1, \cdots, B_n是互斥事件; 前提
(4)(A\cap B_i)\cap(A\cap B_j) = \varnothing,其中i\neq ji,j\in \{1,2,3,\cdots n\}; 由(1,2,3)
(5)\displaystyle \bigcup_{i=1}^n \left(A \cap B_i \right) = A; 由(1,2,3)
(6)\displaystyle P(A) = P\left( \bigcup_{i=1}^n \left(A \cap B_i \right) \right) = \sum_{i=1}^n P\left( A \cap B_i \right); 由(4,5)
(7) P(A|B_i) = \dfrac{P(A\cap B_i)}{P(B_i)}; 条件概率的定义
P(A\cap B_i) = P(A|B_i) P(B_i)
(8)\boxed{\displaystyle P(A) = \sum_{i=1}^n P(A|B_i) P(B_i)}; 由(6,7)

贝叶斯定理

在与前述定理相同的上下文中,我们有如下定理:

定理:

P(B_k|A) = \dfrac{P(A|B_k)P(B_k)}{\displaystyle\sum_{i=1}^n P(A|B_i)P(B_i)} = \dfrac{P(A|B_k)P(B_k)}{P(A)}

证明: 如果A是一个任意事件B_1, B_2, \cdots, B_n是一组互斥事件,那么\displaystyle \bigcup_{i=1}^n B_i = \Omega,由前述复合概率定理,我们有:

P(A) = \displaystyle \sum_{i=1}^n P(A|B_i)P(B_i)

现在,利用P(X\cap Y) = P(X|Y)P(Y),如果我们将Y=AX=B_k代入,我们将得到

P(A) = \dfrac{P(B_k \cap A)}{P(B_k|A)}

另一方面,我们有

P(A|B_k) = \dfrac{P(A\cap B_k)}{P(B_k)}

由此可得

P(B_k \cap A) = P(A|B_k)P(B_k)

现在,如果我们将绿色部分代入蓝色部分,我们将得到

P(A) = \dfrac{P(A|B_k)P(B_k)}{P(B_k|A)}

这相当于说

\boxed{P(B_k|A) = \dfrac{P(A|B_k)P(B_k)}{P(A)}= \dfrac{P(A|B_k)P(B_k)}{\displaystyle \sum_{i=1}^n P(A|B_i) P(B_i)} }

这就是我们要证明的。

Views: 3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